查询间隔10秒
正观新闻:特写 这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来源:绿色郑州  时间:2023-06-06 17:31:27  
绿水青山,大美河南;生机盎然,绿色郑州。 6月5日上午,2023年六五环境日河南主场宣传活动在郑州举行,今年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各界代表650余人汇聚一堂,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中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徐步会场,一幅幅万木葱郁、草长莺飞的图片,定格了一座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展示大美河南、绿城郑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壮丽画卷。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统筹、双促进,攻坚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2022年,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从9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7微克/立方米、从6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从21天下降至9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主要城市中连续三年退出后20位;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农村黑臭水体深度治理率9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成为长江以北唯一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省会城市,人民群众享受生态之美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零距离感受,一帧帧“碧水蓝天共一色”的画面,铺展开山河祖国“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最美容颜——

河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大美河南这片绵延16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近500万公顷的森林湿地面积几乎占据区域总面积的1/3,全省共有345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0个,有效保护了省内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

与“十三五”初相比,2022年全省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37.8%、37.7%,I-lll类国控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4.5个百分点;累计创建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7个省级生态县,14个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中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奏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绿色长歌

“在南北分界线上,矗立着大别主峰金刚台,我有幸在这里长大,生活在大山、工作在大山,也与大山结下了不解情缘……”
河南省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万文侠等人深情讲述自己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奉献青春的故事,让人泪目。

“积极发行绿色信贷,支持全省清洁能源、生态环境项目,支持黄河生态环境治理、水污染治理,支持沿黄地区生态文旅建设。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80亿元,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郑州银行行长赵飞的发言,令人鼓舞。

“持续升级制造工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提升新建厂区设计水平,打造绿色制造标杆园区;坚持开展生态环保培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郑煤机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祖冈代表企业发出倡议。

驻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纪实展览”,在黄河边的“生态医生”展台,你可以看到随风摇曳的芦苇、荻、莎草等湿地植物,它们扮靓了黄河湿地,还对河滩、土壤有着固着作用。槭树、紫薇、紫荆、广玉兰、水杉等美丽树种,它们用表面的绒毛吸附灰尘;苦楝、泡桐、芦苇等乡土植物,它们用浓密枝叶降尘滞尘。它们有着一个共同名字——黄河边的“生态医生”。

在水污染防治展台,你可以看到污水如何通过高科技材料,从污水蝶变为一汪碧水,“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呈现眼前。

如今,在河南,在郑州,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时尚。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携手把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一直在努力。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