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河南法制报: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本站  时间:2022-06-06 14:34:04  
今年6月5日是第五十一个世界环境日。6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省2021年优良天数达256天,超额完成国家目标30天

今年6月5日是第五十一个世界环境日。6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河南省2021年优良天数达256天,超额完成国家目标30天。

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感受到的空气质量的重大变化。一年里,空气污染的天数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时间都能让人放心自由呼吸,头顶上的蓝天白云总是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诗情画意。

河南如此,全国同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设置底线、划定红线,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伟大的成效,来自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此同时,坚持依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的关键支撑,全国和各地一大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规章颁布实施,进一步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噪声污染防治法从6月5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围绕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重新界定噪声污染的内涵,扩大适用范围,完善政府责任,强化源头防控,健全规划、标准、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压实企业责任,加强各类噪声污染防治,强化社会共治,加大惩处力度,为依法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是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工作。

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严格依法治理,用最严格的制度、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法律制度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武器,执法监管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手段。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需要坚持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失职失责问题坚决整改、坚决追责,用法律的刚性约束,让违法者付出高昂的代价,从而发挥强大的震慑作用。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宣传普及,促进全社会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从光盘行动到绿色出行,从植绿护绿到垃圾分类,每名公民都应践行绿色理念,争做“绿色达人”,让生态环保、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