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中国环境报:一个网址随时入学 一部手机时刻听讲——河南省生态环境网校打造靓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风景线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4-29 15:37:20  
一次网络培训可组织数千人、上万人线上收看,一堂网课视频浏览量能达到100余万次,一个网页一个多月点击量多达1000多万次……正是看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河南省创新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开办“生态环境网校”,不仅效率高、灵活性强、辐射面广,还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

本报记者刘俊超

一次网络培训可组织数千人、上万人线上收看,一堂网课视频浏览量能达到100余万次,一个网页一个多月点击量多达1000多万次……

正是看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河南省创新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开办“生态环境网校”,不仅效率高、灵活性强、辐射面广,还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

目前,河南省生态环境网校已逐步成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新阵地。

■ 新模式初现新价值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思想信念,养成学习习惯,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实效,让学的氛围更加浓厚。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常态化、系统化,进一步强化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日常学习,切实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合力,河南省设立了生态环境网校,并在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开设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网校”专题网页。

“网校的设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持续强化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仲田介绍,在当前的形势下开办生态环境网校,是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阵地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提升环保干部职工能力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强化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学习教育的重要创新实践,必须将网校开办好、运用好,切实办出特色、办出实效、办成品牌。

网校坚持“面向环保、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着力打造专业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生态环境网校品牌。

目前,网校已经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等多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授课,取得良好反响。

“这个网校办得太及时、太有必要了。作为一线生态环保人,我们迫切需要业务充电,提升业务能力,但很难接触到国家级专家的授课,现在有了网校就可以了。”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兰考分局吴战卫说。

安阳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星瑜说:“作为企业,我们希望能及时了解环保政策和技术标准。网校课程与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专家针对一个具体领域深入分析研判,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次发展中的校正。”

“教授的视频课件在我们环保志愿者组织内部引起了热议,我们随即发起了黄河沿线水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白色垃圾大扫除公益人行动,希望吸引更多的人义务参与进来。”网友“小白虎王”说。

■ 新训法带来新转变

网校采取专家辅导、业务学习、学术报告、在线访谈、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并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等现代化网络技术,采取线上讲座直播、观摩交流、研讨互动以及线下录播辅导、个人网站自学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断满足干部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每月,网校会举办1-2次线上集中辅导,同时也将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随时调整增加学习教案。

为适应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特点,探索创新高效多元的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河南省生态环境网校着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点”到“面”的转变,克服过去教学场地、经费、人数等条件制约,实现系统内外、省内外、全时空进行学习;由“低”到“高”的转变,采取线上视频直播、课程录像等方式授课辅导,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乐意接受授课邀请;由“静”到“动”的转变,改变过去固定的场所、对象、时间听课学习,实现通过网校网页实时分享、下载到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听课学习、线上随时广泛互动交流、实地视频连线教学;由“集”到“散”的转变,变“脱产集中”为“随时分散”学习教育,而且可以反复听课学习;由“训”到“育”的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系统内部针对性、专业性强的业务学习培训,实现内部培训专业、培育铁军,外部强化科普宣传、开展环境素质教育、改变公众生活习惯。

目前,网校已被打造成河南省环境宣传教育的一个理论学习阵地、业务提升载体、交流展示窗口、文化科普平台,着力通过与大学联合办学,为系统干部职工提供再提升、再深造的机会和场所。

王仲田表示,生态环境网校将不断优化完善功能定位,加强互动与反馈,不断丰富和拓展网校运转的形式和内容,服务好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出彩中原添砖加瓦。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