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郑州日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20-01-13 13:42:5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抓住环境治理的关键性问题,使得绿水青山得以长续永存?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们聚焦民生和社会热点,纷纷建言献策,给出了自己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抓住环境治理的关键性问题,使得绿水青山得以长续永存?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们聚焦民生和社会热点,纷纷建言献策,给出了自己答案。

环境污染防治 应避免“一刀切”

“近年来,我省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个别地方或多或少存在对所有在施工项目不问青红皂白一律阶段性停工,实施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大量项目频繁停工,导致工程工期明显延迟,大量员工和务工人员待岗,企业经营成本加大,管理难度增加,这对优化营商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省政协委员郑茜说。

郑茜表示,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央、省重大战略部署,要求以保障公众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并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科学管理。同时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协同控制,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转变。而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央、省高度重视的战略决策。因此,二者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实现有机结合。

郑茜建议,对影响环境的“散乱污”企业要放在突出位置,“铁心”“铁面”整治。对已达到治理标准的工程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应准予运营,不能用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影响达标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把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水环境治理 促进环境健康发展

“我省是个缺水省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省政协委员张允久认为。

张允久说,改善水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水环境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省水环境、水生态问题,我省及时出台的“四水同治”意见,明确了必须要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修复水生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张允久建议,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切实加大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评估工作,坚决杜绝水源地河道挖沙,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开展水源地保护集中执法,加大违法查处力度,以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可靠。

推进农村饮用水环境提升,逐步关停地下取水自备井,兴建小型水利设施,实现饮用水水源地表化,推动城镇供水管网向周边乡村延伸覆盖。

“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应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切实做到控污减排,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扭转水污染状况,改善水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张允久说。

以分类为契机 实现垃圾焚烧无害化

我省目前对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依然是填埋。填埋的弊端是运输成本高,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地下水、滋生病菌、产生臭味、影响环境等,还存在火灾危险、有机气体爆炸隐患等。

省政协委员安石柱说:“与填埋相比,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具有占地少、减量化明显、产生的热量可用来供热和发电等优势。”

安石柱认为,对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的前提是对垃圾进行合理清晰的分类,因为垃圾种类不同,其燃烧温度也不一样,不进行合理分类就焚烧,不但效果不好,还会造成严重污染。

现在,国家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他建议,利用国家正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的契机,以垃圾分类推动垃圾最终焚烧无害化处理。

在对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上,他建议采用两种方式: 在城市周边、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利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模式,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保障垃圾焚烧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中转运输机制和卫生保洁制度,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在离县城较远、居住分散的偏远农村地区,可推广农村垃圾小规模焚烧处理项目。小规模就地焚烧投资小、运行成本低、资金保障难度低,是处理生活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希望由政府牵头主导,组织相关部门对小规模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推广使用进行可行性考察研究,在垃圾重污染区试点应用。以垃圾分类推动垃圾最终焚烧无害化处理,以垃圾最终焚烧无害化处理倒逼垃圾分类工作。”

完善决策机制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农村本已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不及早重视、防范和治理,将会造成比城市生态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

省政协委员邢亚平建议,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

多渠道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各级政府每年应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财政预算,对环保类项目及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优先考虑资金补助。建立政府引导资金,通过政府投入、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办法,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

持续加强农村环境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认真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进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邢亚平还建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