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河南日报:“2018低碳中国行河南站”低碳发展专家研讨会热议话题—— 今天,你“买碳”了吗?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1-25 00:00:00  

 “我自己排的碳,我自己除”,这是“绿领”潮人们的生活新理念。如何消除自己的“碳足迹”?购买“碳汇”造林绿化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1月22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省发改委联合主办的“2018低碳中国行河南站”低碳发展专家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低碳经济特别是“森林碳汇”概念大热,引发与会专家学者的热议。

所谓“森林碳汇”,即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森林碳汇”是实实在在的吸碳和减排。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说,低碳经济的根本,无非是“增加森林碳汇、推进绿色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消除碳足迹”的活动,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创新也在沿海省份不断出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许吟隆说,一系列关于“碳”的“潮语”令人应接不暇,其实无非是做好“加”与“减”两道题:“减”就是减排,通过绿色生产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就是增加“碳汇”,通过推广植树造林,加大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力度。

李玉林是我省第一位“卖碳翁”。早在2013年,他创办的新乡市天洁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将18.64万吨碳排放指标以每吨8.2欧元的价格,出售给高盛国际,将近153万欧元的交易额创造了当时国内民营企业碳排放交易的纪录。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河南人开始加入这一行列。与会专家学者预计,随着“2018低碳中国行河南站”活动的深入开展,一种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或许会慢慢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捐资让专业的人员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据估算,1000亩山地种上中原常见的优良树种,经过20年的生长周期后,将成为每年吸收1222.5吨二氧化碳、排出360吨氧气的森林氧吧,每年可以消除1333人的“碳足迹”。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赵大兴说,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陆续推行了“绿色出行低碳公益卡”,每张卡内含一吨二氧化碳指标。消费者每购买一张公益卡,意味着通过绿色出行基金购买1吨碳指标,投资植树造林的同时即为自己中和了一吨碳排放,真正做到了“绿色出行”。这项活动,今后也将在郑州开展。

据了解,我省正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提升“森林碳汇”在节能减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许不久的将来,“今天,你‘买碳’了吗”会成为一句问候语,挂在越来越多河南人的嘴边。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