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间隔10秒
郑州日报:绿色出行 呵护蓝天白云
来源:本站  时间:2016-10-10 00:00:00  

核心提示: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机动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如何才能既享受汽车便利,又尽可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社会问题。

当环保潮流奔袭而至时,绿色出行,呼唤着你我的参与,为共同的蓝天白云尽一己之力。

在你不那么着急的时候,要去的目的地有便利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的时候,不妨尝试一次公共交通工具。也许你会发现,这是一次令你欣喜的、不同以往的出行体验。

机动车 大气污染三大来源之一

近两年来,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临时应急管控措施,在我市频频启动。这既显示了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也显露出预防大气污染问题的紧迫和严峻性。

分析显示,目前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扬尘、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据悉,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00万辆,且仍处在继续上涨中。912日,我市举行大气污染防治第三期挂图作战调度会,PM2.5特别防治专家小组通报了近期我市空气质量,并对整体形势进行深入技术分析。专家们认为,相对于扬尘,汽车尾气这一污染源的治理难度可能更复杂,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将持续上升。

蓝天白云你我共享,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也需要大家共担。在相关部门大力整治黄标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同时,广大车主们的绿色出行实践,将成为助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份力量。

公共交通 为绿色出行护航

近几年,我市公共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也为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备好了强大支撑。

来自市公交总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共有公交线路306条,已初步形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运营高效的“快、干、支、微”四级公交运营网络。主干道基本做到出门500米就能坐上公交车,而60多条活跃于各种背街小巷的微型公交,也让市民体验到公交的人性化关怀。 我市现有公交运营车辆共计6221台。其中,新能源车辆占比接近2/3,这些车辆都是最近几年新“加盟”的,舒适的乘车体验,较快的行车速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 根据《郑州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年我市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届时我市公交专用道里程达50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设置率达30%以上,公共交通正点率达85%以上,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达到18公里。

移动终端的普及,也让今天的公共交通出行更高效便捷。打开APP,输入车次,有几辆车正在接近、距离本站还有几站等等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等候时间。

在公交越来越便捷的同时,我市的地铁建设也正掀开新的篇章。地铁没有红绿灯、不会堵车、时间可预期的出行优势,也对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增添了一份吸引力。

目前,我市已开通地铁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形成了轨道交通“十字”结构。截至20168月底,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已累计完成客运量2.19亿人次。今年7月,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加快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实施方案》。按照该方案,预计到2020年,我市将形成11条运营线路、总长30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推出,则实现了公共交通出行的无缝衔接。郑东新区成为全市首个“吃螃蟹”者。东区CBD区域51个站点的近2000辆绿色公共自行车,也成了东区最靓丽的风景线。 郑东新区公共自行车系统自2015119日试运营。站点多位于地铁出入口,银行、商场等人群密集区域,以方便市民借还。

据悉,郑东新区管委会正在谋划公共自行车二期,计划将站点覆盖郑东新区主城区及龙子湖大学园区等区域。拟建设224个站点,投放自行车7200辆。

低碳生活 受追捧的时尚消费观

绿色出行,既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更是低碳生活的内容之一。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新风尚,正成为当下在全世界受追捧的时尚消费观。

低碳生活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标志。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这是一种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理念,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

大家耳熟能详的922日“国际无车日”,早在1998年诞生于法国。倡议者希望在这天,更多市民放弃开车,选择地铁或者走路出门,以此唤醒市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并反思自身生活模式。

可喜的是,郑州市民的绿色环保理念正在逐日增强。

在今年的“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现场,9岁的“小公交迷”刘奕鸣跟着爷爷,在绿城广场展示自己制作的公交车模型。小奕鸣说,从小爷爷就带着他一起坐公交车,在爷爷的教育下,公交绿色环保、无污染这个概念早已深深植入自己心中,“我不喜欢雾霾天,如果更多人都选择坐公交,郑州的天会越来越蓝”。

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我市也有切实动作。预计明年建成的“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将使70%的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形成集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慢行系统为一体的都市公交体系,人们出门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将会更便利。

在低碳生活到来的时代,选择绿色出行,你准备好了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